精炼产品、海运与航运、原油、汽油

2025年6月16日

资料:以伊冲突升级影响油气基础设施、运输路线

要点速递

6月15日,由于伊朗和以色列继续相互攻击,石油期货上涨

NYMEX原油开盘上涨5%;伊朗威胁袭击波斯湾的船只

以色列发动空袭,目标是伊朗多个关键的油气设施

资料:以伊冲突升级影响油气基础设施、运输路线

以色列对伊朗的最新一轮袭击标志着冲突局势再次升级,直接打击了伊朗的经济命脉,引发了对进一步攻击关键基础设施的担忧,例如伊朗石油出口码头哈格岛,该码头处理着伊朗90%以上的石油出口。

目前,这些袭击似乎针对的仅是伊朗的国内能源需求,但如果这些冲突在地区范围内扩大或导致伊朗的出口大幅减少,这可能会进而影响全球石油市场。

标普全球大宗商品的石油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如果伊朗进行更大规模的报复性攻击(例如,针对以色列以外的目标),油价风险溢价可能会大幅上升。紧张局势的升级还可能推高运费和油轮保险费率,缩小布伦特-迪拜价差,并损害炼油利润率,特别是在亚洲。如果伊朗原油出口受到干扰,中国炼油厂作为伊朗原油的唯一买家,将需要从其他中东国家和俄罗斯寻找替代油种。”

以下是有关以伊冲突及其对能源市场潜在影响的关键资料:

 

基础设施

 

以色列发动空袭,目标是伊朗多个关键的油气设施,包括南帕尔斯气田(第14期)、阿萨鲁耶炼油厂、坎甘港以及德黑兰附近的油库。

南帕尔斯气田是世界上最大的气田,对伊朗国内天然气供应至关重要。该气田因袭击而发生火患并导致部分天然气生产线关停,暂停了约1,200万立方米/日的生产。南帕尔斯的火患已被扑灭,但生产线仍处于关停状态,等待维修。

Fajr Jam天然气加工厂的产能为1.25亿立方米/日,处理来自陆上气田纳尔(Nar)和坎甘(Kangan)以及南帕尔斯第6-8期气田的天然气,占伊朗天然气加工能力的大部分。

伊朗的原油和凝析油产量约为400万桶/日,出口量接近150万桶/日;这些设施关停可能导致显著的出口损失。

南帕尔斯第14期加工5,660万立方米/日的酸性天然气,并生产7.5万桶/日的凝析油,使其成为伊朗天然气基础设施的关键部分,可能面临进一步的攻击。

6月14日,德黑兰附近的沙赫兰燃料储库发生火患,尽管伊朗石油部表示已提前减少供应以应对袭击。

截至6月15日,伊朗的德黑兰炼油厂仍在运作,并未受到以色列袭击的影响。伊朗国家石油产品精炼与分销公司报告称,没有炼油厂遭到袭击。

伊朗的石油出口终端位于哈格岛,处理该国大部分原油出口,仍然是潜在的高价值目标,可能会显著影响伊朗的创收能力。

如果冲突扩大到包括对波斯湾船运的攻击,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的区域海事基础设施,包括港口和装载设施,可能面临附带风险。

在以色列海法(Haifa)炼油厂,袭击导致设施之间的管道和输电线路受损。19.7万桶/日Bazan设施的原油炼制装置继续运作,但一些下游设施已被关闭。

海法炼油厂生产石油和石化产品,其中一些产品出口到地中海市场,包括塞浦路斯、土耳其和希腊。该炼油厂供应国内市场约65%运输柴油和45%汽油的消耗量。

 

贸易

 

冲突加剧了人们对中东石油出口中断的担忧,特别是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的出口。霍尔木兹海峡是一个重要的通道,每天约有20%的全球石油和LNG通过这里运输。然而,多位专家认为,由于美国海军驻守,霍尔木兹海峡长期中断的可能性较小。

伊朗约150万桶/日的石油出口可能会因以色列对其能源基础设施的袭击而受到直接影响,这可能会从已经供应紧张的全球市场中移除大量石油。

在冲突背景下,以色列对埃及和约旦的天然气出口已被暂停,这反映了更大范围的地区贸易中断。

自2023年末以来,胡塞武装在红海的袭击已经迫使许多船只绕道好望角航行,这使得亚洲到欧洲的航程大约增加了两周,并大幅提高了航运成本。

伊朗关闭霍尔木兹海峡不仅会影响其自身的出口,还会影响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和卡塔尔的出口,可能会从全球市场上移除超过1,700万桶/日的原油。

依赖这些水道获取原油的地区炼油厂可能面临原料短缺,这可能导致亚洲、欧洲和北美的成品油供应中断。

 

天然气运输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卡塔尔每年约7,700万吨的LNG出口(约占全球LNG供应的20%)可能无法到达亚洲和欧洲的关键市场。

 

中东石油和天然气的替代供应路线有限,管道供应量不足以抵消通过波斯湾和红海的潜在海上供应中断。

 

价格

 

油价在袭击事件后急剧上涨,反映出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和供应中断担忧加剧。

随着伊朗和以色列继续相互攻击,伊朗威胁要攻击波斯湾和红海的船只,6月15日晚间开盘油价期货上涨。格林尼治标准时间22:00,NYMEX即月原油开盘上涨3.56美元(5%),至76.54美元/桶。ICE即月布伦特原油开盘报78.31美元/桶,上涨4.08美元(5%)。

6月13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上涨超过7.6%,收于接近74.65美元/桶,盘中高点超过75美元,为自4月初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同样上涨约7%,达到73.42美元/桶。

标普全球大宗商品旗下普氏6月13日评估全球原油基准即期布伦特价格达到两个月来的新高,为75.19美元/桶,较前一日上涨4.34美元。

高盛石油分析师警告称,如果冲突进一步升级并影响到伊朗的石油出口基础设施,油价可能会突破90美元/桶。

如果卡塔尔LNG出口中断,欧洲和亚洲的天然气价格可能会大幅上涨,这对欧洲而言尤其令人担忧,因为欧洲正在减少对俄罗斯管道天然气的依赖。